远望屏产品惹争议 京东方C端试水出师不利

  • 2025-08-02 10:50:29
  • 207

记者丨王杰仁

实习生丨汗青

出品丨鳌头财经

作为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量第一的京东方,因为一款面向C端的护眼产品引发质疑。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京东方一款宣称能“预防近视”的远望屏产品遭到多位家长投诉,有家长表示,使用该产品后孩子出现眼轴增长加速、眼痛、流泪等症状。

鳌头财经了解到,引发争议的远望屏由北京京东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孙公司。

实际上,在京东方远望屏之前,市面上便存在雾视屏、远像光屏等主打护眼的产品,此类产品多以“近视防控”为卖点,甚至请三甲医院眼科专家为产品背书,但此类产品均未得到医疗器械认证,其对于防控近视的功效也因人而异。

对于京东方而言,消费者的投诉可能是因个体差异不同从而产品使用效果不同产生的个例,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个例”便是一个家庭的全部。作为一个成熟且成功的供应链企业,京东方在C端产品上引发信任危机,显然有些得不偿失,但逐步向C端进发,是京东方不得不走的路。

网红医生背书售价超万元用完视力不降反增

远望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产品?

根据该产品在京东某经销商店铺中的介绍,远望屏是运用“AR自由曲面技术”,将“雾视防控”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近视防控产品。简单地说,便是将近距离读物通过虚像投射到远望屏上,从而实现由近变远,防控近视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认证为《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即3C认证,并没有医疗器械认证。尽管如此,其仍得到不少眼科医师的推荐,比如在抖音拥有155.8万粉丝的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抖音在今年2月28日,4月12日分享了关于远望屏产品的直播预告。

网红医生的推荐无疑让该产品更具有吸引力,吸引了不少家长下单,在抖音京东方健康望远学习屏官方账号中,售价10980元的该产品显示售出316台。

并非每一个消费者都给出了好评,在小红书上,有消费者反映孩子在使用了京东方远望屏5个月后,眼轴不但没有退,反而涨了0.11,“自媒体上某些眼科主任的话也别信,就是资本买来背书的。”该名消费者表示。当然,也有不少消费者表示孩子在使用了该产品后出现了退轴的情况。

褒贬不一的评价说明了问题,该款以“近视防控”为卖点的产品并不像其宣传的那样功效强大,西安市第九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杜军辉曾公开提及使用远像屏等产品的风险,“所有拉远设备都可能出现外斜、调节下降、隐形远视显性化等问题。”

与此同时,无医疗器械注册、无临床证据支持、在医学界也尚未形成统一共识,却以“近视防控”为核心卖点,这样的做法或涉嫌广告违规。

“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护眼设备利用医生背书,并以‘预防近视’等医疗功效为宣传点,可能构成变相使用医疗用语或作功效保证。”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向鳌头财经表示。

鳌头财经还注意到,该产品的价格体系混乱。其在京东方健康抖音认证账号店铺的售价10980元,京东上部分店铺的价格则为9980元,在淘宝上甚至有经销商以4980元的价格出售该产品。如此悬殊的价格空间,不免引发对于该产品是“高溢价智商税”的质疑。

向C端转型没有那么容易

远望屏给京东方带来的营收贡献并不高,财报显示,2024年该产品所属的智慧医工业务营收18.39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仅为0.93%,而远望屏在智慧医工中也非主要业务。相比之下,显示器件业务营收1650亿元,营收占比为83.18%。

在京东方官网中,“全球每4个智能终端就有1块显示屏来自BOE”的介绍赫然在列,这既说明了京东方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也说明了京东方仍是一家面向B端的供应链企业。

“作为一家龙头企业,意味着其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一家面向B端的供应链企业,意味着其业绩要受到行业周期的影响。”行业观察人士向鳌头财经分析道,“这些都是风险,而且在电子消费领域没有自有品牌就只能成为代工厂,从B端走向C端是京东方的必须走的一条路。”

此言非虚。一方面,三星与京东方的专利战仍在继续,7月16日,韩国媒体报道称三星在美国针对京东方的侵犯商业秘密诉讼已取得了初步胜利,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在初步裁决中认定京东方及其7家子公司侵犯了三星的商业秘密,并决定对相关OLED面板及模块实施进口禁令,若该裁决最终生效,京东方业绩将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京东方近几年的业绩也确实受面板行业供需关系的影响而波动。去年以来,面板行业回暖,京东方的营收和净利也在2024年分别实现了13.66%和108.97%的同比增长,但在行业下行的2022和2023年,京东方的营收和净利连续两年同比下滑,2023年的净利润更是只有25.47亿元,为近五年最低。

发展C端,跳出供应链企业的桎梏或将改善这种情况,但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京东方向C端转型有两条路径,一是像宁德时代一样,让自家产品成为终端产品的核心卖点,这需要技术上的绝对领先;二是依托于显示技术研发自有品牌终端产品,但电子消费品赛道竞争激烈,所以京东方选择通过远望屏这一‘小众’赛道试水。”前述行业观察人士表示。

第一条路径的关键在于OLED技术,是显示行业新的方向。市场研究公司Omdia数据显示,早在去年第一季度,OLED在全球智能手机显示屏的市场份额就达到了51%,首次超过LCD屏幕。在这一领域,三星仍是龙头,京东方屈居第二,CINNOResearch出具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三星在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的市场份额为43.2%。

换言之,京东方在OLED领域尚不能做到“断代领先”,加之三星与其在技术专利上的诉讼战,未形成技术壁垒的京东方短期内难以像宁德时代那样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品牌认知壁垒。

京东方还有时间,目前在大尺寸平板显示应用上,OLED工艺技术的成熟度和成本尚不能与LCD抗衡,这意味着在下一代显示技术全面到来前,京东方仍有迎头赶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