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率45%, 中国最强存储芯片厂商, 设备国产替代成功!

  • 2025-07-24 19:33:22
  • 834

芯片制造,离不开半导体设备,但大家都清楚,整个半导体设备市场,几乎都是被日本、荷兰、美国垄断的,这三国的厂商,拿下了90%以上的份额。

所以一直以来,中国的这些芯片企业,都是从海外大量进口设备,从光刻机到刻蚀机、清洗机、离子注入机等等。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美国想打压中国的芯片产业,都是联合日本、荷兰,对半导体设备进行封锁、围堵,因为没有了设备,你不可能用手来搓芯片吧。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国内众多的芯片企业,与国产供应链一起成长,大家努力的在自己的生产线上,采用国产设备,替代掉国外的设备,避免被卡脖子。

上图是摩根士丹利对中国市场半体设备的国产化率的一个分析,包括整体国产化率,以及各大芯片大厂的国产化率比例。

按照数据,2024年时国内所有厂商的芯片设备国产化率大约是14%,而预计到2025年时会达到18%,虽然似乎不是特别高,但其实已经不错了。

而从具体的厂商来看,中芯京城的设备国产化率是22%,中芯临港是18%,而华虹是20%,长鑫是20%,而长存则高达45%,另外合肥晶合集成的两大工厂,其设备国产化率分别是是15%和27%。

可见,国内的晶圆厂,大致的国产化比例均在20%上下,其中最高的是长江存储,甚至高达45%了。

为何长存的国产化率会这么高呢?这是有原因的,我们知道在2022年的时候,长存量产了全球第一颗232层的3D NAND闪存,比三星、美光、SK海力士等还领先。

于是美国对长存进行打压,因为不打压的话,长存利用领先优势,不断的提高产能,抢占市场,那么美光、三星等损失惨重,为此像科磊、应用材料、泛林等先进设备不卖给长存,一些国外企业原本驻长存厂的人员也撤回。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长存没办法,只有国产替代,和国产供应链一起,不断的测试、调整,将原本生产线的一些国外设备,替代成国产设备。

如今长存利用国产设备制造出来的3D NAND闪存也大规模上市了,性能完全不输国外品牌,份额在不断的提升,而长存的设备国产化率也最高,达到了45%。

可见,面对国外封锁,只要不放弃,肯努力,和国内供应链一起拼,就一定有解决办法,长存已经用事例告诉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