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亿到6亿, 为啥大鹏越拼, 《长安的荔枝》票房越惨?

  • 2025-07-25 09:37:00
  • 808

冷了好长一段时间的电影票房市场,终于在上周末单日又重新突破了2亿大关。这一次在这个暑期档领跑的是由大鹏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长安的荔枝》,但受限于市场大环境未能达到预期的爆发状态。年初有人预测最高甚至到达了15个亿,随后一路下滑,上映前已经算是最准的预测,大约8亿左右,按照现在的预期看,估计只能在6亿徘徊,非常紧张困难地守住了五亿大关。

让人觉得奇怪的是,真的看了电影就知道这部电影不管是从拍摄的手法演员的演技、镜头的拍摄手法、布景妆造乃至故事的完整和讲述,都可以算得上是相当不错的作品。这放在五六年之前上映,怎么也得是15亿打底20亿封顶。怎么如今市场成这个样子。

更为叫人唏嘘的地方,就是和大鹏整整十年前的作品对比,能够肉眼看到大鹏的飞速进步,却也肉眼看到了票房市场萎缩。也许,这是对大鹏的惩罚,也是电影市场的回旋镖。

大鹏蜕变,影片质量过关

大鹏新电影《长安的荔枝》绝对是质量过关的,电影的节奏把握、视觉构图、甚至是每一个演员的演技,都能看得出来大鹏从当年完全不知道怎么拍电影的门外汉,蜕变成一个成熟具有自己个人风格的导演了。

首先从电影本身来讲,他讲好了一个故事。把原著小说拍清楚讲明白且没有二次魔改。再说,他调教演员这方面。庄达菲多年来被诟病的京片子口音,硬生生在这部剧里面被他掰成了有一点点南方腔调。不是故意拉踩啊,这水平,就是庄达菲合作某个知名大导演拍武侠片的时候都没能把人物立得住。还有,最容易让人注意,永远都被害怕靠不住的杨幂。怼到脸上的特写镜头,每一个都扛住了,清晰可见的一点点小皱纹和雀斑和会说话的大眼睛,还真叫她真的演出来了,什么叫做光用眼睛就会爱人。

电影跳脱了低俗的喜剧笑点,有在切身地反映一些牛马的挣扎。也说明大鹏还是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尊重观众,关注现在牛马的挣扎,借古讽今并且希望能够以服务观众为基础来拍摄一部电影。这让大家感受到了大鹏的诚意,不敢想这是曾经拍出来过《煎饼侠》的人。

数据反差,口碑票房脱轨

正是因为影片质量确实是不错,因此在最早一波有业内人士看过试片之后,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将会是今年暑期档的一匹黑马。

随后随着小规模、大规模的点映开始,反响一直口碑不错,也就让这部电影提前上映用来被看作是拯救市场的一个救兵。

结果,等正式上映之后,没能跑赢预期。票房预测从8亿一直下调到6亿多,真实票房数据和观众口碑呈现了很大的反差。

照理说,这是非常受市场欢迎的电影类型,能逗笑大家的喜剧体裁,加上人们喜欢的一堆演员,同时还升华了一下主题能够引发人们思考,怎么就起飞不起来呢?

作为一部商业片来说,它挑不出来什么特别大的毛病。倒不是说这部电影真的很完美,特别优秀,放以前,肯定是从10个亿开始往上跳,票房似乎真不应该是这样。这部电影身上写满了一种,虽然我努力了,但是完全没有什么用的无力感。

失去信心,努力进步没用

说来说去,其实答案藏在了问题里。大鹏从《煎饼侠》到《长安的荔枝》,他一路升级打怪不断进步。只是,与此同时观众对电影市场失去了信心。大鹏是在进步,但并不是说每一个从业者都在进步。

观众那些年实在是被各种各样的烂片创得不轻,但那个时候可以选择的娱乐活动还没有短剧、短视频。因此,人们无聊时去看场不太贵的电影可以接受,但时间来到了现在。观众主体失去了信心,客观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买了一整年的视频会员,这些电影完全可以等着电影院下线之后,回头等着看就好了,何必还要花钱和时间开车去电影院呢?

非常正常、合格线以上本来应该有着好票房的《长安的荔枝》,或许是给从业者的一个警示,那就是纵然进步如大鹏连5亿大关都过不了,可能更为关键的是要找对方向去进步,调转思路开发新的观影习惯和模式。也许,将来网络付费大电影未尝不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