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大美丽法案”是制度衰朽的证明, 不关心美国未来
- 2025-07-17 18:17:05
- 231
大美丽法案的通过,无疑成为当代美国政治经济史上极具象征意义的一幕。这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税收与支出法案,暴露出美国统治阶层面对深刻结构性危机时的无力和体制的僵硬。它不仅是一剂短视的应急良方,更映射出一场制度性的困顿与失灵。
这部法案在国会两院的通过异常惊险:参议院依靠副总统万斯的关键一票打破僵局,而众议院则以微弱的218票对214票优势勉强通过。表面上看似共和党的胜利,实则是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机遇的彻底放弃。它背后的历史意义,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与剖析。
表决结果清晰展现了美国政治生态的深度撕裂:民主党议员全体反对,共和党几乎全体支持,少数叛徒例外。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愤怒斥责法案为“犯罪现场”,甚至创下了八小时的发言纪录。然而,这种党派对立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共识却是两党精英皆服务于资本逻辑,唯一的分歧在于利益分配的比例而已。共和党以“经济腾飞”为名义推动企业税率永久降至21%,实际上固化了2017年减税政策所带来的财富阶层红利。年收入超过四十万美元的人群获得了约60%的减税收益,而底层20%的家庭每户仅获150美元减免,却要承担医疗补助的削减带来的巨大压力。纽约时报锐利点评指出,法案“将最大利益留给了富人”,这种劫贫济富的设计昭然若揭。
法案对弱势群体的系统性抛弃,暴露了资产阶级对维护社会契约的冷漠无情。核心在于通过财政转移支付重新分配阶层资源的路径被大幅扭曲。未来十年内,医疗补助将被削减近万亿美元,史上最苛刻的工作条款随之实施——无子女贫困者必须每月工作八十小时,方可获得医保资格,而食品券的领取年龄门槛也被提高至六十四岁。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预测显示,1180万人将失去医疗保险,320万人将退出营养援助计划,低收入家庭的实际购买力更因通胀的压力而大幅下滑。
与此同时,科研和教育领域的经费遭遇疯狂削减,暴露出特朗普政府对美国经济社会未来毫无关切。无党派机构估算,至2035年,美国联邦债务占GDP的比例将飙升至145%,本质上是以未来世代的福祉为代价,换取当下资本阶层的利益。这种赢家通吃、代价外包的游戏规则,预示着新自由主义福利体系的终结。
新能源政策条款的争议,远非简单的技术路线之辩,而是传统能源集团对产业变革的顽固抵抗。法案全面取消了电动汽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和风能、光伏等项目补贴,转而为燃油车贷款利息提供税收减免,直接打击了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高达5.95亿美元的碳积分收入,占其净利润的145%,如今面临归零危机。与此同时,光伏项目因新征进口组件消费税,成本暴涨20%,导致计划中的300吉瓦清洁能源项目面临搁浅风险。
石油协会为此欢呼,称法案助力“美国能源霸权回归”,预计原油日产量将增加300万桶,但这也意味着美国在全球清洁能源竞争中主动退出。当中国牢牢掌握全球锂电池产能的70%、光伏组件的79%份额时,美国却为维护石油巨头的短期利益,甘愿牺牲新能源产业链的主导地位,暴露出资本对技术革命的历史性反动。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公开决裂,实质上反映了创新资本与化石能源联盟的路线冲突。特斯拉赖以生存的碳积分体系被废除,直接威胁企业未来。而尽管SpaceX从国防预算的扩张中获益,国防部追加了250亿美元用于天基导弹防御,马斯克依然将法案称为“可憎的产物”,因为它摧毁了新能源产业生态的长期价值,远超过军工合同带来的收益。
大美丽法案的通过,无疑是美国体制腐朽的写照。白宫宣称减税将推动GDP增速至3%,而国会预算办公室却警告未来十年赤字将激增3.4万亿美元。所谓的经济刺激,实则是饮鸩止渴。当全球产业链重构迫切需要技术升级时,美国却选择补贴石油开采;当贫富差距撕裂社会时,统治阶层加剧资源掠夺;当债务危机临近,政治人物先将代价推给下一代。如此病态的既得利益维护,只会将美国推向增长停滞和社会解体的深渊。一纸法案,映照出一个帝国的衰落与暮色。
- 上一篇:王楚钦乒超连胜
- 下一篇:洛杉矶海军陆战队人数是山火时的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