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格力等家电企业不应过分看重海外收入
- 2025-07-23 05:19:12
- 969
阅读提示:本文仅供学习和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自行判断。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作者是经济学出身,目前为金融从业者。文章的目的很明确:给读者朋友提供投资机会,帮助大家以合理合法的方法尽可能快地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文风遵循简洁、逻辑和常识的规则,投资偏向长期、低估、分散的风格。通过核心竞争力、成长空间、内在价值等三个方面的判断,寻找并买入投资标的。
最近这两年,因为地产市场萎靡不振,经济信心不足,居民消费收缩。这个场景显然不好,不够激动人心。但资本市场需要好消息,需要新概念,如果没有新事物,每天盯盘会非常无聊。既然内需不行,那资本市场就瞄向外需,也就是企业的海外收入情况。海外收入占比高的公司,估值就高看一眼,低的公司,就低看一些。
从日本的情况我们也能获得一些启示。在日本失落的三十年期间,凡是海外收入高的企业,股价表现平均来说都好过只有内需的企业。比如优衣库、索尼等。
看起来,资本市场炒对了。但我有一点不同的意见。
我们知道,股价和基本面不是一回事。基本面好,如果预期不好,股价也不会好;相反,基本面不好,但预期未来会好,股价也会涨得好。但是,长期看,股价是符合基本面的,这个长期有时候真的需要很长时间,长到超过一个投资者的投资生涯。
作为投资者,我不反对炒作,也不反对投机。但是从博弈角度来看,即使我们炒作或者投机,也应该选择基本面还不错的企业。这样,即使一不小心被坑了,也能扛得住。如果只是炒作没基本面的企业,一旦碰到大雷,基本上就很难翻身了。
所以,我分析企业或者股票,会从投资和投机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但重点在投资,在基本面,投机和炒作只是辅助。
回到题目,我的答案是,在基本面上,我不认为海外收入占比高,就应该比内需占比高有明显优势。但在投机上,这个概念确实有难以打破的基础。下面展开说一下。
先说基本面。
应该说,即使没有疫情和地产下滑的原因,国内很多企业,迫于国内激烈的竞争压力和无底线内卷,已经自觉在海外开展业务。比如海尔和美的在欧美都有业务,小米在印度,传音在非洲等等。从国内的报道看,这些海外业务经营得不错。但是具体情况如何,我们无法得知。作为国内的投资者,我们既没法去当地感受,网络也不通,所以,很难知道实际情况。
这就引出了第一个风险——信息极度不对称。
在国内,我们做投资,也面临信息不对称,有些信息,别人知道,我们普通投资者不知道;别人知道的早,我们普通投资者知道得晚。但是,好歹,公司的产品好不好,我们是能亲身体验到的;身边朋友的评价和产品渗透率,大致能有个概念。比如小米手机,你用起来确实好,在某个价位性价比很高,周围人的评价也不错。你投资小米,就放心一些。
但在印度、南美洲地区,到底如何,我们无法直观地感受到,只能看别人写的报告。而这个报告,大部分都是粉饰过的。比如手机出货量、测评报告等,几乎都是花钱雇人写的。当然,国内的报告大部分也是粉饰过的,但至少我们还能和自身的体验和常识相互检验。国外就不行了,两眼一抹黑,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第二个风险,也是终极风险,国外赚的钱永远回不到小股东手里。假设国外收入都是真的,按道理说,都是钱,国内和国外没区别。国外赚的钱,按照汇率换算一下,在国内一样花。但是理论上没问题,现实中却差着十万八千里呐。
首先,你的产品卖得好,势必就会有当地企业产品卖得不好。爱国热情会让当地民众和政府,对跨国企业很不友好。于是,你开始本土化。雇佣本地人,在本地采购,工厂建在本地,只输出技术、品牌和管理。你费了这么大力气,就为了卖产品。当时为何不直接以资金、品牌等入股呢?反正效果一样,风险还小一些。反正最后,技术肯定会泄露,当地可能会因此出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不少人认为国内的营商环境有待提高,特别是山海关以北地区。但我们说环境不好,那是在跟欧美发达国家比。如果我们去印度、南美洲、非洲等地区做生意,他们会让我们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营销环境有待提高。什么法治、知识产权保护等,他们可能都没听过这些词。相比之下,国内还算好的。
其次,即使没有贸易纠纷,企业在当地赚了大钱,但当地政府显然不能让钱白白流出去。比如印度,冻结了小米48亿,占十年净利润的76%。也就是说过去十年有八年白干了。当然,有人说,这钱又没有没收,还是企业的,只是需要在当地使用。但对于我们国内投资者来说,我们不可能去印度生活,这个钱是够不着了。巴菲特曾说,自己之前在古巴投资了一个企业,业绩非常好。但是当地政府把他国有化了,他的股票成了一堆废纸。
熟悉我文章的朋友,可能比较了解,我很看重分红和股息率。因为从根本上讲,我们投资就是为了获得未来的收入,包括股息和未来的溢价。但未来的溢价,也是建立在股息分红的基础上。企业业绩增长,能源源不断带来分红,企业的价值就会增长。如果不能,那股票就只是一张可供炒作的纸片或一串无意义的代码。
所以,综上所述,我不认为海外业务多,就一定好。在进行分析时,有海外收入可以加分,但不会太多,大部分时候可以直接忽略。
说完基本面,我们看投机方面。
基本面的两个风险,对于投机来说,反而是两个优点。
第一,信息不对称,那业绩如何企业自己可以随意操纵,反正你也没法印证。即使你想看企业报告,要么是没有,要么是印度文,你看得懂吗?欧美建厂还可以,因为法治完善,业绩可信度高一些。
第二,资金无法自由流动,账面上永远有钱。如果有人怀疑企业,你赚了这么多钱,就不能加大分红吗?企业说不是我不想啊,是当地政府不让。虽然看不到真金白银,但账面上的净利润很多,合并业绩很高,估值也可以给得很高。
因为以上两点,跨国公司的投机炒作带来的泡沫,很难破灭。除非两国交恶,企业怎么也编不下去了。
综上,海外收入占比高的公司,很适合交易高手,而不适合长期投资。
以上是文章所有的内容。欢迎关注本号,我们下一篇见。
- 上一篇:你的中式英语是什么段位
- 下一篇:张若昀拍的唐艺昕与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