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9元! Sonos Arc Ultra 发布: 条形音响也能有下潜低音
- 2025-07-17 02:55:05
- 170
2025 年 7 月 16 日,Sonos 在浙江绍兴举办了 2025 中国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旗舰条形音响的续作——Sonos Arc Ultra。雷科技受邀参加了此次新品发布会。
尽管和海外地区相比,2025 年 7 月才登陆中国的 Sonos Arc Ultra 显得有些「姗姗来迟」,但为了体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Sonos 亚太地区大量高管和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杜比实验室的代表也都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条形音响也拥有了杜比全景声
此次发布的是去年 10 月就在海外市场亮相的 Sonos 旗舰条形音响 Sonos Arc Ultra,在 Sonos 产品序列中属于 Sonos Arc 的升级款。产品外观设计上,Sonos Arc Ultra 延续了 Sonos 一贯的极简中性设计;干练的线条搭配黑白两种配色,可以轻松融入大多数客厅。
声音方面,Sonos Arc Ultra 采用了条形音响中极为罕见的 14 单元方案,由 7 个高音单元、6 个中低音单元、1 个 Sound Motion 低音单元和 15 个 D 类放大器组成,拥有极为出色的输出功率。可能有人觉得在条形音响这类产品里「堆料」没有意义,毕竟「产品尺寸就这么大」。
但凭借「761」的硬件方案,Sonos Arc Ultra 只用一台条形音响,无需搭配独立低音单元就能实现 9.1.4(平面环绕+低音+天空声道)的杜比全景声效果。当然了,作为 Sonos 的产品,Sonos Arc Ultra 也可以和 Era 300(环绕+后天空声道)、Sub 4(低音)等 Sonos 明星产品搭配使用,获得更好的全景声和低频表现。
在发布会之前,Sonos 为现场媒体准备了试听体验环节。尽管雷科技没有坐在音效最佳的「皇帝位」,但 Sonos Arc Ultra 的听感依旧出色:
即使不激活独立的 Sub 4 低音单元和后置的 Era 300,单靠 Sonos Arc Ultra 也能带来足够的低频能量感和空间定位感;依靠反射实现的左右声道和天空声道也有准确的还原。非要挑刺的话,我认为 Sonos Arc Ultra 的左右声道与前方声道(FC、FL、FR)同时工作时,存在被前方声道遮盖的情况。另外单靠 Sonos Arc Ultra 也难以建立电影配乐中低频的「压迫感」——冲击感还是有的,但压迫感稍有欠缺。
不过考虑到 Sonos Arc Ultra 只是一个宽度不足 1.2 米的条形音响,而市面上绝大多数条形音响(Soundbar,部分品牌译作「回音壁」)都没有集成真正意义上的主动低音单元,需要用外置的「低音炮」来补全最基本的低音效果。能在条形音响中集成真正的有意义的低音单元,我认为 Sonos Arc Ultra 已经相当惊艳了。
售价方面,Sonos Arc Ultra 定价 9999 元,即日开售。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依靠外置低音单元就提供出色的低音音效,Sonos Arc Ultra 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更小体积、更强效果的 Sound Motion 单元
解释 Sonos Arc Ultra 是怎么做到的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传统的条形音响「为什么做不出」优秀的低音效果。
首先,低音单元播放低频声音时需要推动大量空气,而低音单元的空气流量与单元口径(面积)和振膜位移量(深度)强相关。条形音响由于体积限制,内置的扬声器通常尺寸较小,难以提供足够的声压来重现深沉、下潜的低频。为了弥补空气流量的短板,音响品牌常常使用谐振单元来提高空气流量,但效果非常有限。
其次,低音需要更大的箱体空间作为共鸣腔体,才能形成扎实的低频响应。而条形音响的产品形态限制了其腔体大小,容易出现低音轻薄或下潜不足的问题。条形音响紧凑的机身尺寸,也会进一步放大低频驻波和共振对其他单元的影响(音染),影响整套音响系统的表现。
针对空气流量的问题,Sonos 在 Sonos Arc Ultra 中引入了名为「sound Motion」的全新单元结构。尽管 Sound Motion 低音单元看起来和一般的跑道形单元类似,但对角分布的轻型磁路,能使单元锥体排出更多空气,提高单元的空气流量;双磁铁方案可以产生更大的磁力,从而输出更大的功率。而双锥体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也产生抵消机械振动的力消除效果,减少音箱整体的干扰。
再搭配整体的扁平设计,Sound Motion 技术能在保持出色低音效果的同时,将单元尺寸缩小近 3 倍,让表现出色的低音单元能装进紧凑的条形音响中。
条形音响市场终于等来了转机?
不过话又说回来,尽管在音质上条形音响已经不再有明显的短板,但条形音响品类仍有着自己的短板。
不同于中高端电视,条形音响在国内的普及程度并不高。而从洛图科技 2024 年的数据来看,中国条形音响传统主流电商市场中,售价在 500-1000 元的入门产品仍是绝对的主流,销量份额高达 20%;而 5000-8000 元价位的中高端产品,仅占 7.6%。
这意味着大多数消费者还停留在「听个响」的阶段,对音效有真实追求的人还只是少数。
在雷科技看来,条形音响的「遇冷」和「将就」,背后既有价格敏感的因素,也反映出条形音响在国内产品定位的缺失。在中国家庭的消费结构中,声音一直是被忽视的一环;在许多用户眼中,条形音响也只是个「电视配件」,而不是决定影音体验上限的关键设备。
但换个角度看,这种「重画面、轻声音」的现况,也说明市场真正的竞争才刚开始。电视的画质这几年进步飞快,但音质基本没有跟上,大部分用户其实都处于「知道声音不好、但不知道怎么改善」的状态。这种认知差距,恰恰是条形音响的破局点。
一方面,杜比全景声等高规格内容已在各大平台普及,属于高端音响的内容生态已经就位——在发布会上,QQ 音乐、杜比中国、小宇宙、Control 4 等影音行业知名伙伴都来到了现场。另一方面,新一代消费者对氛围、沉浸感有更高要求,从看电影、打游戏到听播客、刷短视频,声音的重要性已经逐步提高。而条形音响能在不改变装修、不破墙布线的前提下,就能带来明显的体验提升。
这也是雷科技看好条形音响这个品类的原因:条形音响不应止步于电视音质的「升级补丁」。随着像 Sonos 这样持续深耕产品力的品牌进入市场、拓展内容合作,条形音响在中国的接受度势必会逐步提升,形成从「附属」到「主角」的角色转变。
根据洛图的预测,2025 年全年中国回音壁在线上和线下全渠道的总销量将达到 93 万台。可以肯定的是,条形音响品类在 2025 年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而在内容侧与产品侧的共同推动下,条形音响也将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