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分析中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原因

  • 2025-07-15 09:09:39
  • 570

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正在给西方竞争对手施加压力。他们是如何做到新车型开发时间不到一半的?这是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吗?

在汽车行业,“中国速度”这个术语同时代表着钦佩和恐惧:像奇瑞或比亚迪这样的中国制造商如何做到将新车型大规模投放市场的时间不到传统西方行业巨头的一半?

大量低工资人员、长时间工作、大量使用数字工具和人工智能以及更大的实验热情是中国汽车制造商成功秘诀的组成部分,正如路透社从与40多名行业专家的谈话中发现的那样。但也包括放弃传统汽车制造商遵循的冗长零部件测试过程,因为安全是最高优先级。

奇瑞的例子

2023年10月,奇瑞作为中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和领先出口商,在其位于招远的测试场地上紧急召集工程师和供应商。在短短一个周末内,他们要为suv omoda 5的欧洲版的中国版本的悬挂和转向进行修改,这是公司全球扩张的关键市场。

原本为中国平坦道路设计的汽车必须适应欧洲弯曲、颠簸的路面。

仅仅六周后,奇瑞就开始向欧洲经销商交付——配备新的转向、刹车和轮胎。“在欧洲汽车制造商那里,这种快速的事情是忘掉的,”奇瑞车辆动力学首席专家里卡多·托内利说,他领导了这次修改。托内利解释说,西方制造商在他们复杂的组织中需要远远超过一年的时间来完成类似的改进,他之前曾在一家意大利汽车制造商工作。

中国在汽车行业的支配地位源于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比传统制造商完善的内燃机更容易制造。但也归功于生产中的一个重要优势:新车型开发时间缩短超过一半,仅需18个月。汽车更快上市,如果失败就迅速停产。相比之下,西方汽车制造商每五到七年才对他们的车辆进行修改。

比亚迪的例子

使这种速度成为可能的是:大量人员。中国市场领导者比亚迪以低工资雇佣约90万人,几乎相当于丰田和大众的总和,以加速设计和生产。仅从8月到10月,比亚迪就招聘了20万新人——超过通用汽车的整个员工人数。据比亚迪投资者称,比亚迪通过从二流大学招聘低薪应届毕业生来建立庞大的员工队伍。

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员工经常每周工作六天,每天12小时,奇瑞国际品牌首席工程师彼得·马特金说。在比亚迪,工作和私人生活的界限模糊:员工住在深圳总部校园的公司公寓里。他们的孩子上公司自己的学校。

极氪的例子

极氪作为沃尔沃母公司吉利中国第四大品牌的优质品牌,将开发组织成这样:一个过程可以连续工作20小时。因为上海和杭州的极氪工程师在每天结束时将工作交给哥德堡设计中心的同事。许多测试在模拟器中并行进行,而传统汽车制造商更多进行物理路试,而且是一个接一个。

极氪欧洲专家克里斯蒂安·赫林认为这种努力并不总是合适的。他之前在一家大众供应商开发导航软件。大众的实际测试协议很严格:即使是软件的小调整也被视为物理零部件的变更,需要每次2.5万公里的路试。赫林曾经改变了导航系统中树的颜色。这个小事需要7.5万公里的测试,因为它针对三个市场。“这就是传统汽车制造商不那么快的原因,”他说。

不浪费时间

现在,中国供应商被视为潮流引领者。他们尤其在数字服务方面领先于老牌制造商。这在一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当时中国汽车制造商经常抄袭外国竞争对手。但随后中国行业开始研究竞争对手的开发过程,并找到自己的更快途径,上海同济大学汽车研究教授艾伦·韩说。他作为前福特和两家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专家了解两个世界。

中国工程师得出结论,全球通用的测试过程是“对过度质量的浪费追求”。相反,中国汽车制造商快速推出“足够好”的车辆,使用更少的原型,并采用类似于硅谷初创企业的快速失败哲学,经理和专家们说。

德国汽车经理们已经摇头,当美国电动汽车先驱特斯拉以比他们更大的风险和实验精神处理汽车生产时。中国市场的车型推出更多是开发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并经常基于客户反馈进行升级。

对质量缺陷的担忧

尽管测试程序缩短,中国品牌的车型在欧洲新车评估程序(euro ncap)这个领先碰撞测试中始终获得五星最高安全评级。“忘记你可能认为的中国汽车意味着更差质量或更低安全性能,”战略发展总监马修·艾弗里说。中国品牌车辆的质量甚至“比其他的好”。

相比之下,丰田工程师并不相信中国能提供与他们相同的质量。在与比亚迪的一个项目中,中国人不同于丰田的惯例,在开发后期还改变了设计和零部件,并迅速测试,日本人大吃一惊。比亚迪提供了一个“装满经验教训的袋子”——但只有少数丰田会采用。跳过原型和路试“在我们世界是一个大忌”,他们中的一位说。因为存在质量缺陷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