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开拖拉机的少女陈爱莲: 如今千亿身家, 曾买100辆宝马送员工

  • 2025-07-17 16:19:58
  • 874

说起中国企业家的励志故事,陈爱莲绝对是一个绕不过的名字。从一个开拖拉机的农村少女,到如今身家千亿的女老板,她的人生经历简直像开了挂。她还干过一件特别豪气的事——一次性买了100辆宝马送给员工,直接把“土豪”两个字写在了脸上。不过,她的成功可不是靠运气,而是实打实的努力和脑子。

从农村少女到拖拉机手

陈爱莲1958年出生在浙江新昌县一个普通家庭。家里不算富裕,父母都是基层工作者,父亲当过志愿军,母亲搞妇女工作。她是家里五个姐妹里最小的一个,上面四个姐姐都偏文静,她却是个例外,从小就爱跑爱跳,爬树抓鱼不在话下。家里条件一般,但父母挺重视教育,陈爱莲学习也不差,尤其数学和物理特别好,脑子转得快,老师同学都觉得她聪明。

1975年高中毕业,按理说她可以继续读书,但那时候正赶上特殊年代,大学招生停了,很多年轻人得下乡干活。父母想让她留在城里找个轻松点的工作,比如供销社当文员,但陈爱莲不干,她觉得自己得干点更有意义的事,就回了老家孟家塘公社,加入生产队。那时候她才十七八岁,每天扛锄头下地,干活特别卖力,比不少男的还利索。后来公社看她能干,1976年让她当了民兵连长,带队训练,那股子认真劲儿把民兵连搞得像模像样,在县里比武都拿过名次。

同年,国家推农业机械化,公社分到一台拖拉机。村民都没见过这玩意儿,觉得新鲜但不敢碰。领导想找人学开拖拉机,提高效率,陈爱莲一听就来劲了。她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觉得开拖拉机特酷,立马去报名。可当时观念保守,负责人觉得这是男人干的活,不让她学。她不服,跑去找公社书记软磨硬泡,最后争取到机会。为了学好,她还找表哥提前练了几天卡车操作,上手特别快。培训时她第一个敢上拖拉机,操作得稳稳当当,最后成绩拔尖。虽然名额一度被内定给别人,但她没放弃,最后靠实力成了新昌县第一个女拖拉机手。

接下来的八年,她就跟拖拉机绑在了一起。春耕秋收,风吹日晒,她开着拖拉机满村跑,帮农户翻地运粮,干得一点不含糊。她的故事在当地传开了,有人还把她开拖拉机的样子画成了画,成了那会儿的一段佳话。

转行工厂,埋下创业种子

1984年,陈爱莲的生活有了变化。她被调到新昌县政府侨办干文职工作,处理文件、接待来客,干得挺稳当。两年后,她又进了新昌纺织器材总厂,从后勤部长干到车间主任。在工厂里,她管事特别有一套,后勤流程优化得井井有条,车间效率也提高了不少。那时候她认识了厂长吴良定,两人因为工作接触多,慢慢有了感情,1983年结了婚。

婚后陈爱莲没闲着,继续帮丈夫把纺织厂管得有声有色。不过她看得远,觉得纺织行业虽然稳定,但发展空间有限。那时候汽车工业开始火起来,她注意到合金材料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心里就有了创业的念头。这想法在她脑子里埋了好几年,直到1992年,她跟吴良定一起下海,成立了万丰集团。

万丰创业,质量打天下

创业那会儿,条件真不怎么样。没钱,他们贷款50万;没厂房,就租了个破仓库;没设备,靠几台二手机器凑合。陈爱莲一头扎进车间,天天盯着生产线,主抓铝合金轮毂的生产。她有个原则:质量不能马虎,哪怕亏本也不能出次品。有一次检测出一批次品,值几十万,工人想修修卖出去,她直接否了,当场砸了那批货,说宁可亏钱也不能砸招牌。这事儿让工人服气,也让客户觉得万丰靠谱,订单很快就多了起来。

到1997年,万丰的轮毂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陈爱莲不满足,又瞄上了国外。她跑去欧美考察,学技术、学管理,2002年搞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端轮毂,签下一堆大单,跟不少知名车企搭上了线。万丰的名气开始往国际上走。2006年,万丰奥威在深交所上市,成了铝合金轮毂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那一年,她干了件大事——买了100辆宝马送员工。

100辆宝马的背后

2006年上市是个大节点,陈爱莲想感谢员工这些年的付出。她没小打小闹,直接订了100辆宝马,送到优秀员工手里。那场面挺震撼,公司门口全是新车,员工拿到钥匙都懵了,有的老员工感动得直说“值了”。这事儿传出去,媒体炸了锅,标题都写“最豪爽老板”。这不仅提了员工士气,也让万丰的口碑更响。

其实陈爱莲对员工一直不抠。她在公司搞了绩效奖金、节日福利,还帮员工小孩读书看病。逢年过节,她亲自发红包,跟员工聊家常,谁有困难她都记在心里。她觉得员工是企业的根,这理念不是说说而已。万丰的离职率低得惊人,想进来的人却挤破头。

上市后,万丰没停下脚步。陈爱莲带着团队到处闯,2012年买了加拿大的Meridian公司,搞定镁合金技术;2016年又收了美国的Paslin公司,进军焊接机器人。这些收购让她在轻量化材料和智能制造上占了先机。她还看准了通用航空,2014年投10亿建万丰航空小镇,2018年推出“钻石”系列飞机,成了国内航空领域的一张名片。

她的眼光很国际化,经常带队去日本、德国学经验,推崇团队合作,强调员工得有全球思维。万丰的产品卖到欧美、亚洲,年收入从几百万干到几百亿。2023年,她和吴良定以140亿上了《胡润全球富豪榜》,2024年120亿还在榜上,排名虽有波动,但实力摆在那儿。

陈爱莲有钱后没忘了老家。她给新昌县捐钱修学校、医院,2011年拿出500万设乡村振兴基金,帮教育和养老。还搞了“阳光母亲”“阳光天使”项目,支援贫困家庭。2014年响应“五水共治”,捐1000万治污水。这些事儿让她在当地口碑特别好。

她管企业讲究“以人为本”,不爱让员工加班,搞培训提技能,弄团队活动。她觉得人得有生活,企业才长久。这套做法让万丰成了不少人心里的好东家。

陈爱莲的成绩得了不少认可,拿过“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女杰”等称号,还当了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她在会上常为民企和女性创业说话,挺有分量。

现在她还活跃在商界,两个儿子陈滨和吴锦华也在万丰挑大梁,接了她不少思路。万丰的未来看着挺稳,陈爱莲的故事也没写完。

陈爱莲这辈子,从拖拉机手到千亿老板,真挺牛的。她没啥背景,靠自己一步步爬上来,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会。她聪明、能吃苦、有眼光,还懂得分享,这几点缺一不可。她的故事听着励志,其实也挺接地气,就是个普通人抓住了机会,干出了不普通的事儿。

她对员工大方,对社会有回报,这点让人佩服。她不是那种光顾着自己赚钱的老板,而是真把团队和社会放心里。有人说她豪爽,有人说她有情怀,反正她这路走得值。你要问她咋成功的,估计就是那股子倔劲儿加上脑子活,再赶上好时候吧。